咨询中心banner
Latest News 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 最新动态

2025年6月27-29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18届学术会议暨第五届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委员会在江苏溧阳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办,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众多专家学者。

图片1.png

会议现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杨月欣教授,溧阳市副市长方学军分别进行了开幕致辞,表达了对大会召开及营养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待。

图片2.png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杨月欣致辞

图片3.png

溧阳市副市长方学军致辞

大会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营养与功能食品发展——从科学研究到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聚焦保健食品趋势、营养健康、食品原料等多维度前沿内容,来自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们带来了42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对保健食品发展趋势和营养研究新技术、营养与人体健康、食品原料科学研究和应用、合成生物学与健康食品创新几个领域开展分享和探讨。

围绕保健食品发展趋势和营养研究新技术,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司前专员张晋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雍凌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方向东教授、河南大学康文艺教授、北京邦尼营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姗婕分别就保健食品政策法规发展与食品健康声称管理、新食品原料审批政策、组学大数据智能治理与精准医学实践、药食同源功能成分的研究与机制探索、“AI+”驱动下的精准营养干预策略等议题作了精彩分享。

在营养与人体健康板块,华中科技大学刘烈刚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莹教授、江南大学刘元法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李文副教授、百事亚洲研发中心冯妹元副总监、西安交通大学罗小琴教授分别分享了AGEs与抗衰老、脂肪酸与代谢疾病、亚麻籽全质化绿色低温加工、中链甘油三酯联合DHA与认知障碍、发酵燕麦与免疫和肠道健康、食物营养素密度评价等相关研究。

围绕食品原料科学研究和应用,大连工业大学林松毅教授介绍了海洋源蛋白肽的精准营养干预策略,厦门大学李红卫副教授分享了唾液酸的营养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少康教授围绕硒及破壁富硒酵母展开分享,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永叶教授介绍了水解蛋黄多肽在骨质疏松干预中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查龙应教授汇报了乳汁外泌体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新莉教授展示了苹果多酚对高糖饮食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调节机制,桂林医科大学宋家乐教授则分享了益生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大鼠卵巢纤维化的最新探索。杭州医学院王茵教授介绍了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控中的研究进展,仅三生物科技汪洋博士分享了麦角硫因的生理功能与生物合成机制,四川大学李晓蒙副研究员围绕番茄红素的心血管健康效应展开汇报。东南大学夏惠副教授探讨了十五烷酸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机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高超研究员分享了槲皮素的营养健康作用研究进展,武汉科技大学王鑫副研究员汇报了食药同源物质清咽润喉作用研究与应用,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邓斌科学家介绍了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和应用。

围绕合成生物学与健康食品创新,南昌大学刘进教授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微藻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新苡萃(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昌庭博士分享了精密发酵在功能性原料生产中的探索实践,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张烽教授分享了益生元与抗氧化,上海渐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张波总经理介绍了医学营养在政府食品产业中的作用,阿里健康行业高级运营和研究专家李东晖分享了2025年线上营养保健食品消费趋势,展现了产学研融合推动下健康食品的广阔前景。

青年论坛中,12名青年学者围绕孕期营养、脂肪肝干预、肠道菌群、认知障碍、肌少症等方向进行了报告,内容聚焦基础研究与慢病防控等多个热点领域,展现出青年科研力量的专业素养与学术潜力。

微信图片_20250702134319.png

部分演讲嘉宾


本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第五届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工作会议,会议由杨月欣主任委员主持,孙桂菊副主任委员对近期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会议中委员们围绕分会发展和营养功能食品学术方向展开深入讨论。杨月欣主任委员提出了对委员会未来的工作期望,要充分发挥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特色,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和前沿问题、技术问题等重点工作探讨,加强委员们内部和外部合作,为服务政策献言献计。

图片4.png

委员合影


  下一篇: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营养科学信息资源库

营养科学
信息资源库

中国营养界官微

中国营养界
官微

中国好营养科普官微

中国好营养
科普官微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服务号

注册营养师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