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17th CNSC 分会场丨聚焦营养,共探健康长寿路径
2025年9月22日上午,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营养与健康长寿”分会场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营养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关键作用,旨在通过科学交流推动老年营养支持体系建设,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专业支撑。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达能大中华区副总裁、社会企业总经理邹春义、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区域科学营养与数字化健康副总裁Gregg Ward分别致辞。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军事医学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程义勇、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带头人肖荣主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张坚研究员指出,我国老年人群面临多重营养挑战,需依靠科学营养干预推进健康老龄化。他强调应积极开展老年人营养不良筛查与评估,充分利用食品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精准营养干预,以有效延缓老年人功能衰退、改善健康状态。并呼吁多方协同推动惠老政策落实,保障老年人的福祉。
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肠道健康与整体健康的重要关联,指出肠道菌群已成为评估衰老的新标志,并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他还提出通过微生物制剂靶向干预肠道菌群,为延缓衰老、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新的科学策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方教授深入剖析了衰老与肠道菌群紊乱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机制,提出靶向干预该过程是科学应对菌群衰老、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路径。何教授重点介绍了一种特定营养素组合—青常力TM益生组合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干预7天后,受试者体内双歧杆菌相对丰度较干预前提升至三倍,肠道炎症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显著下降。干预14天后,丁酸水平亦出现显著上升。干预28天后,双歧杆菌相对丰度仍保持显著增长,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青常力TM益生组合可作为靶向调节肠道微生态、助力健康老龄化实现的有效干预方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徐俊教授系统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AD)在中国的疾病负担及营养干预策略,重点阐述了特定营养素组合(Fortasyn Connect)提供大脑神经突触所需的营养,通过提升神经元膜的合成、强化突触的形成和功能,以延缓脑萎缩和认知衰退的关键作用,并强调早期营养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获益更大。
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陈伟教授系统阐述了营养补充对成人及老年人健康恢复的关键作用,尤其针对肿瘤患者。他指出,体重丢失和BMI降低是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推荐将口服营养补充(ONS)作为营养治疗的首选方式,出院后应继续营养治疗,标准整蛋白配方制剂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此外,陈伟教授提出ONS的口味多样性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液体剂型更适用于食欲不振患者,并强调术后3个月是体重干预的关键窗口期。
本次分会场的系列报告系统阐述了营养科学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洞见,为构建完善的老年营养支持体系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与实践策略,系统助力提升老年人群整体健康水平,为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注入持续的科学动力与路径支撑。
上一篇:赋能智慧健康未来,产学研共建“营养健康大模型NutriMeta 3.0”正式启动
下一篇:喜讯!杨晓光教授、马爱国教授当选为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