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奶及奶制品——聚焦“一老一小”的科学选择与饮用指南
奶类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易吸收的钙、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建议“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然而,在不同生命周期中,人对营养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一老一小”作为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其奶制品摄入面临着挑选不当、饮用量不足、误区频现等问题。本文旨在深入解读膳食指南,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奶制品消费建议。
01
(一)儿童群体:生长发育的基石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需求量大。奶制品所提供的钙磷比例适宜,是骨骼和牙齿建设的优质原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 2~3岁:每日奶制品摄入量约为350~500g;
· 4~6岁:每日奶制品摄入量约为350~500g;
· 学龄儿童(≥7岁):每日奶制品摄入量约为300g及以上。
充足摄入奶制品有助于最大化骨密度的积累,为成年后的骨骼健康打下基础。
(二)老年人群体:延缓衰老与肌肉衰减的守护者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激素水平变化及户外活动减少,易出现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奶制品不仅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乳糖和氨基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鼓励老年人每日摄入300~4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以维持骨骼强度、减缓肌肉流失、降低骨折风险。
02

(一)儿童奶制品挑选原则

(二)老年人奶制品挑选原则
03
误区一:喝奶会长胖,老年人/减肥人群不能喝
事实上,奶制品中的钙和蛋白质反而有助于脂肪代谢和控制体重。选择低脂或脱脂产品,并控制总热量摄入,完全无需担心发胖。
误区二:乳糖不耐受人群必须断绝奶制品
并非如此。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中乳糖含量较低,可耐受饮用。也可选择“零乳糖”牛奶(如舒化奶),或采用少量多次、餐后饮奶的方式逐步适应。
误区三:牛奶不如配方奶或植物奶有营养
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外,普通牛奶的营养价值全面且性价比高。大多数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麦奶)蛋白质和钙含量远低于牛奶,除非经过营养强化,否则不能视为替代品。
误区四:睡前喝奶助眠,喝得越多越好
虽然奶中含有的色氨酸可能有助于睡眠,但过量饮用可能造成消化负担或热量超标。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推荐范围内,睡前饮用不宜超过200ml。
04
· 分次饮用:建议将一日所需奶量分2~3次饮用,提高吸收率。
· 饮食搭配:牛奶可与谷物同食,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避免与含鞣酸过多的食物(如浓茶)同食,影响消化。
· 注意存储与加热:巴氏奶需冷藏保存,加热时勿煮沸以免营养损失;超高温灭菌奶(常温奶)可常温存放,开启后需尽快饮用。
05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杨月欣. 乳制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 营养学报,2021(4).
[3] FAO.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in Human Nutrition[J]. FAO,2023.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审稿:王鑫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下一篇:传统节气与营养--智慧与现代生活实践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