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banner
othernews 其他
othernews / 其他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发布,按照国务院对卫生健康相关行业学会在推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部署与要求,中国营养学会认真梳理了合理膳食行动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针对其中有重要意义的减盐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包括对大众的科普教育资源供给、社会倡导发动等,中国营养学会在近期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口号是 “盐多必失,合理膳食跟我来”。


一、组织开发核心信息,支撑科学有效传播。

1、《人人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中国营养学会致全国居民的一封信》

亲爱的全国城乡居民朋友们:

民以食为天,合理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一些人群中还比较普遍。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居民人均食用盐、油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也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城市儿童青少年存在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现象。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1.9%,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我国还有一定比例的人群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国营养学会在此倡议:行动起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维护自身健康。

一、合理膳食、食饮有节。合理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龄、身体活动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三餐食物搭配和比例,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体营养与健康需要。食物多样、规律饮食、食饮有节是保证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的基础。偏食、过度的摄入食物、饮料、饮酒等,都会带来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营养不良、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居民朋友们:建议大家饮食上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享受食物美好;成人每天饮水7至8杯(1500至1700毫升),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尽量减少酒类摄入,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的母亲不应饮酒。倡导平衡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打好全家健康基础。

二、减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调查显示,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与高盐饮食有关,高盐、高糖、高脂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对高盐、高糖和高油的“包装正面标识”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

居民朋友们:饮食中要尽量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选用原味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建议成人每日食用盐不多于5克,油不多于30克,糖不多于25克(1啤酒瓶盖盐约为5克,1白瓷汤勺油约为10克,1白瓷汤勺糖约为10克)。儿童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家长要做榜样,养成清淡饮食习惯。要特别注意隐性盐摄入,日常食用的酱油、味精、咸菜等食品也有较高的钠含量,建议关注食品包装标签,了解钠、糖、油脂、能量含量并作合理选择。

三、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通过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播;同时,分餐可以较好把握食物摄入量,减少食用过量和铺张浪费。

居民朋友们: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集体用餐,建议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好习惯或实行分餐形式。讲究饮食卫生、饮食文明,既保护了自己,也爱惜他人,是我们健康所需。

四、新时代,倡导健康新食尚。珍惜食物、勤俭节约、在家吃饭、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家庭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合理膳食的基础所在。我国人口众多,加之近年来饮食新业态发展迅速,“味道”主导的饮食影响越来越广泛。据2018年网络餐饮调查显示,前20名餐品均为“辣、咸、炸”,不利于健康。面对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我们需要科学饮食,拒绝健康伤害。新时代,倡导健康食尚。

居民朋友们:建议大家学习营养保健知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传承优良饮食文化,倡导在家吃饭,不浪费食物,讲究餐桌礼仪等;重视自己和家庭日常膳食管理,把食物多样、清淡、平衡膳食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健康中国我行动,让我们从合理饮食做起,筑牢个人健康的基石!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杨月欣

2019年7月18日


2、《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

该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开发。《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的目标是号召群众在近阶段达到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逐步实现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的目标。

内容如下

1. 健康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1克盐约等于400毫克钠),但目前我国居民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0.5克。

2. 高盐(钠)饮食可引发高血压、脑卒中、胃癌、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大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是高盐饮食导致的。

3. 全球每年300万人因高盐饮食死亡,减少食盐摄入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

4. 口味可以培养,每人要逐渐养成每天不超过6克盐的习惯。

5. 多用新鲜食材,天然食物也含盐,少放盐和其他调味品,少吃腌制食品。

6. 膳食要多样,巧妙搭配多种滋味,可以减少盐用量。

7. 外餐点菜时主动要求少盐,优选原味蒸煮等低盐菜品,饮食不过量。

8. 购买加工食品,先看营养标签,少选高钠食品。

9. 儿童用盐量比成人更少,要精心设计食谱,多种味道搭配减少用盐,选择低盐零食。

10. 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多饮水,兴健康饮食新食尚。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减盐基础信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五条推荐即为“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该条信息主要推荐大众逐渐培养清淡口味,逐渐做到量化用盐用油,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同时在实践应用中,对如何做到食盐减量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4、组织撰写《中国食品工业减盐十大核心信息》

在之前发布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的基础上提炼了十大核心信息,内容如下

一、企业管理者、从业者应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整体规划减盐战略,推进减盐行动实施。

二、实施重点突破,逐步递减的策略,加大减盐技术研发投入和低盐产品开发。探索其他风味调味物质来代替盐用量,采用工艺、风味改进等助推减盐新产品、新技术。

三、优先针对消费量较大食品、儿童食品和速食食品等开展研究和改进,把培育消费者健康需求和产品营养创新作为企业责任。

四、逐步建立企业产品和原料的钠数据资料库,监测比较同类产品动态;培养和培训研发人员,提供减钠/盐技术性支持。

五、充分利用食品营养标签,引导和培养居民健康消费。鼓励食品企业按规范标注预包装食品“健康选择”标识(FOP标识),明示盐含量高低。

六、积极参与减盐相关营养教育和科学普及,对本企业高盐食品不主动做广告宣传和产品推广,特别是高盐儿童食品的市场推广或广告宣传。

七、鼓励市场流通环节宣传、销售低盐食品。鼓励超市、商店张贴宣传画、场内电视视频等进行减盐知识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盐食品。

八、重视减盐经验分享推广,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和创新,鼓励使用新原料、新技术。

九、营造全民减盐和合理膳食新风尚,与科技届、新媒体结合,参与基层教育服务,积极宣传减少油盐糖知识。

十、把企业目标和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到 2030年,逐步达到全国各类加工食品钠含量分布整体降低,全民平均摄入量降低20%。


二、科学界自媒体矩阵,营养教育主力军

1 、三微领衔,营养界唱响“减盐”主旋律

自七月底开始,中国营养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好营养”、“中国营养界”、“注册营养师服务号”、官方微博“中国营养界”、官方头条号“中国好营养”陆续发布文章及短视频及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内容。“盐多必失,5克刚好”,权威专家领衔青年营养师,合理膳食结合全民减盐科普;厨房减盐实战技能小视频等内容将陆续推出。

微信图片_20190826113337.jpg

2 、中国《减盐行动》专刊

2019年5月,首个《互联网餐饮营养报告》公布,调查发现,“辣、炸、肉”三项在年轻一代网络订餐中人气最高,而这三个关键词也是大量盐的来源。九月份,中国营养学会将与《时尚健康》杂志共同推出《减盐行动》专刊,吸引更多白领人群对减盐的关注。

微信图片_20190826113421.jpg


三、技能培养,视频电视教学片

1、联合CCTV央视“回家吃饭”特别节目

中国营养学会与央视财经频道“回家吃饭”节目合作,推出“家常菜大改造”特别节目。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做客节目,指导大厨和厨艺达人改造传统高油高盐高糖的菜肴,教大家如何吃的美味且健康。该特别节目每周一期,已经播出四期。

微信图片_20190826113549.jpg

2 、一日三餐6克盐教学视频

在家做饭,一天只摄入6克盐真的很难吗?中国营养学会科普部与注册营养师实拍了一组一日三餐,一连三天的食谱教学视频,手把手教你如何实现减盐目标。


四、广泛社会动员,公益宣传片活动

1、“味道淡一点,健康多一点”公益广告。

中国营养学会组织拍摄一组家庭亲情视角,倡导家庭健康减盐的公益广告。使用画面演绎结合旁白的形式分别从烹饪者的主观角度和小朋友、老人客观角度诠释减盐的重要性,以温情的手法引起受众的共鸣,直击痛点。该公益广告以1+2系列,突出【味道淡一点,健康多一点】的主题。

2 、“盐多必失5个圈挑战”——抖音及微博活动。

早在4月份,减盐工作组就联合多方面的媒体传播专业人员,商讨社会动员的方法和传播策略。后决定利用抖音和微博,开展“盐多必失 5个圈挑战”和明星“盐值””比赛。该活动邀请明星、网红等头部资源直播或发布视频,原地转5圈后,阐述高盐饮食的危害和活动意义。原地转5圈,用转圈模拟高血压患者的头晕症状,高盐饮食易导致高血压。同时,“5圈”呼应每人每天建议食用盐量“5g”,呼吁人们控制盐量。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普通用户参与进来,形成大众响应,引发全网讨论与模仿。

3 、专家与明星表态,减盐宣传动员

中国营养学会领导班子挂帅,专家与明星共同呼吁减盐,从专业背书和人气拉动的角度共同推进减盐行动。

微信图片_20190826113559.jpg


五、人才培养,为合理膳食行动服务

中国营养学会积极开展营养指导员培训、膳食营养管理师培训,并成立了团餐营养创新共同体,为减盐和合理膳食输送技术人才,服务社会大众。

中国营养科技界一直大力倡导全社会减盐。从2006年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月欣教授实验室开始研究营养素度量法(NP 和 FOP),研究包装食品的营养优化和减少油盐糖的标识;2014年起,工业减盐指南的研究工作展开,2018年《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发布。同时,减少油盐糖,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六条之一。多年来,中国营养科技界积极向中国居民进行减盐的科普宣传,从科技支撑、学术引领,到科普宣传,服务百姓,为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早日实现健康中国而奋斗!






上一篇:中国营养学会发布《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

营养科学信息资源库

营养科学
信息资源库

中国营养界官微

中国营养界
官微

中国好营养科普官微

中国好营养
科普官微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服务号

注册营养师
服务号